“八大山人”指的是谁,有哪些代表作品?

“八大山人”指的是谁,有哪些代表作品?

八大山人一般是指清代规律家朱耷(1626-1705),谱名统,号雪个、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宁王朱权后裔。

“哑”是八大山人的一个徽记,史料记载八大山人父子都有语疾,其父卒后,为了继承父志而哑于言。

关于不语之说,学界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他以不语来表达遗民的痛苦与愤怒;张潮则认为,合于心者与之言,不合于心者则沉默,这是一种政治考量。而从八大山人自己的作品中,还能看出不语的禅宗精神——不立文字,不以知识、语言、理性来探寻世界,而以生命来体悟世界,以一颗不争、平等之心与世界融于一体,圆融自足。

八大山人“口如扁担”的闲章、“天心鸥兹”和“八还”的印章就是对此种思考的写照。

艺术风格上,八大山人的作品总有一种“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格调凄清幽冷,残缺中又有圆满,孤独中又有独立。他的作品不是单纯的创作,更融入了其复杂强烈的内在精神。

山水画初学董其昌,明亡后大变其趣,以山水寄恨。如《松谷山村图》《秋林亭子图》等。花鸟画则更为杰出,他继承沈周、徐渭、陈淳以来的文人花鸟写意画风,融入个人特点,以简笔画出孤清空淡的画作,以表个人的遗民情结。如《孤鸟图轴》《荷花小鸟》《秋花危石图》《水仙》等。

值得注意的是,八大山人的水仙在中国花鸟画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用淡墨枯笔画出如“戏影”般的水仙,寥寥几笔将水仙的清姿与丰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口如扁担

意为在口中横下一根扁担,无法言语。换言之,闭起口来说。此处,八大山人想要闭起的是知识的口。这源自禅宗的精神。

《五灯会元》记载,大愚的弟子文悦禅师上堂说法:“口似扁担,你这些人还要争论干什么?”禅宗强调“妙高顶上,不容商量”。一商量、理论,就是理性、知识,就没有禅了,禅强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八还

即明还日轮、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悖还尘、清明还霁。还即复的意思。

八还意在说注重内在,复归根本,不要被外在的分别、知识所束缚,从容面对一切,要无障碍无心无物地自在生活。

天心鸥兹

源自《列子》中的典故。从前有个喜欢鸥鸟、住在海边的人,每天清晨他都到海边与鸥鸟一起玩耍,成千上百的鸥鸟都不惧怕他,自在地落在他的肩上。有一天,其父亲知晓后让他抓一只玩玩。第二天,当他再次去海边时,鸥鸟们都不落在他肩上了,因为他已经有了不单纯的目的之心,而鸥鸟是忘机的。

引用这一典故,八大山人意在表明他也想有像鸥鸟一样的“天心”,与世界无分别自由地生活。

《孤鸟图轴》

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作于1692年,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画面背景空阔简淡,笔墨流畅老辣。

只有左侧斜出一根枯枝,上立一鸟于末端似飞未飞,小黑点沉着有力,小细爪紧紧撑着,看似偌大的空间只有一只危立于末端的孤独小鸟,实则蕴含了其独立的崇高精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