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子虔受刑看商鞅变法的严酷性

从公子虔受刑看商鞅变法的严酷性

秦孝公三年(前359),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施行变法。秦孝公十年(前352年),商鞅又被提拔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个等级爵位中的第十六级,可见秦孝公很倚重商鞅。

秦孝公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战胜魏国。商鞅被提升为大良造后,在秦孝公的授意下亲自领兵攻打魏国,抢占其安邑地区。此次战役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向历史宣告:魏国已不再是秦国的对手。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国迁都咸阳。此地占据山川之险的同时更加接近魏国。此时的魏国仍然以强国自居,还未把秦国放在眼里。但变法后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年时常败于魏国的秦国了,秦国用十年的功夫积蓄力量,已经能够和魏国匹敌了。

迁都咸阳后,为了火速超越并战胜魏国,商鞅开始施行第二次变法。第二次变法是第一次变法的补充。经过两次变法,秦国百姓受到户籍和地域的双重限制,个人自由被约束。商鞅屡次约束百姓,目的只有一个,让百姓以“耕、战”为本,杜绝经商、学习、游说和私斗等不利于中央集权的活动。

第一次改革,秦国走向富强;第二次改革,秦国走向中央集权。秦国由弱国变成强国,商鞅功不可没。经过两次改革,秦国已经变成了一匹能征善战的千里马。商鞅希望自己的千里马能够踏平其他诸侯国,实现全国的统一。

新法刚刚使秦国走向称霸的大道,又有人居心不良触犯新法。商鞅有改革家的大无畏精神,不为太子留情面,更不会为其他人留情面。

上次太子触犯新法,他的老师公子虔被罚,公子虔恨商鞅入骨。第二次变法施行四年后,公子虔再度犯法。商鞅毅然决然地处公子虔劓刑。劓刑,就是割掉鼻子。

为了变法,商鞅整得公子虔面目全非,这加深了公子虔的怨毒之心。商鞅两度惩治太子的老师,毫不顾忌太子的颜面,使太子对商鞅心存忌恨,这也为商鞅埋下了祸根。

改革法令颁布后,商鞅宣布:以法为教。按新法行事的温顺百姓,商鞅大赏特赏。被赏赐的人多是耕田种地优秀、出军作战勇敢者。有赏便有罚,遵循新法可以获得赏赐,触犯新法便要遭受处罚。

面对触犯新法的人,商鞅决不姑息。有一次,七百多个囚徒触犯新法,商鞅手起,七百多颗人头马上落地,血溅闹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