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是怎样从一介布衣开始他的政治人生的

严嵩是怎样从一介布衣开始他的政治人生的

严嵩这个人,出身一般,虽然没有显赫的背景,但严嵩有一项人所不及的优势,那就是聪明。

聪明的严嵩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能作文吟诗,深得乡里的赞叹,博得了“神童”的美名。在父母的辛苦栽培和本人的勤奋用功之下,严嵩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资,小小年纪就进入了县学,准备迎接考试。

严嵩

就在严嵩踌躇满志,收拾行李准备去参加乡试时,他的父亲严淮,去世了。

这对严嵩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不仅是因为父亲在他人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按照明朝的规定,父亲去世儿子必须守孝三年。

三年守制一满,他立刻奔赴省里参加乡试,顺利通过乡试后,他信心满满地等待着来年的会试。不过,严嵩接连考了两次,都名落孙山,直到弘治十八年(1505),严嵩才终于金榜题名,进入翰林院,成为一名编修。

正德四年(1509),严嵩的母亲去世。按照规定,严嵩又要回乡丁忧三年。丁忧期满,严嵩称病请假,来到自己家乡的铃山,开始了十年的读书生涯。

这个时候的严嵩,还有坚守的原则与不折的气节。此时,他拒不还朝的理由,是因为他觉得现在朝中并不清明,他不愿与奸人为伍。

严嵩口中的奸人,就是当时十分得宠的钱宁和江彬。这两个佞臣当道,搅得大明朝不得安宁。而年轻气盛的严嵩,看不惯这两个人,所以宁愿隐居读书,也不愿回朝做官。

由此看来,没有人是生来的忠臣,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奸佞。在铃山读书的十年,严嵩建立了颇高的清名。

只可惜,历史让严嵩的人生道路,最终改变了方向。

严嵩回到了朝廷。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严嵩这个人,翰林院也已没有了他的位置。他被派到了南京任职。

南京,明朝的旧都,说白了就是个吃闲饭的地方,多少官员老死于此,严嵩到了这里,无非就是将大好的年华浪费一空。如果真是这样,那严嵩就不可能被历史记住。

经历了如此多苦难的严嵩,终于盼来了人生的转折。没多久,他就开始升官,连升三级这个词用在严嵩身上都不能形容他此时升官的迅速,回到京城的严嵩,觉得大展拳脚的时候终于来了。

在经过“大仪礼”之后,嘉靖皇帝觉得自己当了皇帝还不够,自己的老爹也要被追认为皇帝,并且进入太庙。

消息一出,所有的大臣都反对。这些反对的人当中,也有严嵩的身影。

其实嘉靖的想法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当皇帝人的通病,那就是正统。嘉靖想追认自己的父亲为先皇,无非是想说明自己的皇位是从自己的父亲那里接过来的,自己是正宗的真龙天子,想把自己的皇位合法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