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是什么意思?游仙诗的特点

游仙诗是什么意思?游仙诗的特点

“游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以“游仙”为名,是从曹植的诗歌开始的,但是“游仙”题材的诗大致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清代的文人朱乾将游仙诗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屈原的《远游》,《远游》中有“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意思是说,悲于时代世俗的压迫和厄运,于是只好远游以寻求解脱。此类作品还有曹植的《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游仙诗》等篇目。

第二类是游仙诗是从秦代开始的,主要内容是求仙,而求仙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这一类作品有《董逃行》《长歌行》等篇目。

两晋的游仙诗,是以郭璞为代表的。郭璞的游仙诗,目前仅存19篇,其中有9篇为残篇。

郭璞的游仙诗主要写隐逸生活,但是他的这种隐逸写作并非是真正向往道家那样的隐逸,而是一种积极的避世态度,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正是郭璞的一种儒家态度——通过游仙诗,表达自己的仕途不顺、壮志未酬,寄托现实的苦闷。

例如郭璞的《游仙诗》(其二):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

闾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

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这首游仙诗说的是郭璞在清溪遇到一个道士,寻问后才知他竟是鬼谷子。后来又遇到了宓妃女神,于是便向女神修仙学道。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神仙世界的一种企慕。

游仙这个主题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发展,唐宋两代皆有优秀的游仙主题的诗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