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孔子作《春秋》,是根据鲁国史官编的史书,也就是鲁国国史馆里的大事记,整理编辑修订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春秋》的史料价值很高,因为书里记载的历史事件被其他史料或考古资料证明,确实是在那个年代发生过的。

《春秋》记载了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间发生的大事件,包括鲁国、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的事,但文字非常简约。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上古的文字都很简略,越往前文字就越简练,因为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石头,青铜器上,太费事了;不像现在打计算机,劈里啪啦一分钟就能打许多个字,所以上古写文章一定要简单,如果加很多形容词,那就会刻得很辛苦。

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历史研究,而是要纠正时弊,恢复礼治。孟子多次提到:“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

因此,他遣词用句都有深意,叫做“微言大义”。一个字、一个词都有或褒或贬的含义在内。我用这个词,代表否定你的行为;用另外的词可能就表示赞成你的做法。用不同的词汇表示对事件的态度,这就叫做“春秋笔法”。

举个例子,同样杀头,用3个不同的字:杀、弑、诛。每个字都表示对杀人这一行为有不同的态度。用“杀”代表无罪而被杀。用“弑”就代表是以下犯上,臣子杀君主,儿子杀父亲,不管你有没有道理,都用这个“弑”字,弑父之罪,弑君之罪。为什么呢?为了维护礼法。

孔子那个时代的“礼”,是不能以下犯上的,不管居上位者做得对不对,有没有罪,你作为臣子,或作为他的子孙,是不能犯上的,犯上就是作乱。

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就是说,你的笔要有这个力量。不像现在,历史学家动辄写个几十万字,做坏事的照样做坏事。

《春秋》因为文字太过简练了,流传到后来,不加注释的话,很多人就读不懂了。所以出来很多家注释《春秋》的书。

孔子作的《春秋》被儒家遵奉为“经”。后人注释《春秋》的书就叫做“传”。目前还留传下来的有三家:《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毂梁传》,称为春秋三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