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的“萧墙”是哪一面墙

“祸起萧墙”的“萧墙”是哪一面墙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指的是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成语中的“萧墙”指的是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或者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小墙,又称“塞门”。

在一般家庭的院落中,萧墙则指的是院落中的屏风。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

至于将萧墙引申为内部的意思,则源自于《论语•季氏》中的一段典故:

祸起萧墙

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之手,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靠近季孙氏的封邑。

季孙氏是公族中最有权势的,他害怕鲁哀公借助颛臾人的力量夺回权力,于是决定派兵攻打颛臾。

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正在季康子手下做事,于是就此事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听了后严厉地对冉有说:“冉有!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先世鲁君早就将颛臾的国土封在了鲁国境内,现在为何要攻打它呢?”

冉有和子路一听老师责备,急忙辩解说那不是他们的主张,而是由季康子一手策划的。

孔子说:“一个国家,不害怕贫穷,而害怕不平均;不害怕人口稀少,而害怕不安定,做到平均,就不会贫穷;做到和平,人口会前来归附,然后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孙氏,不能招致远方的人来归附,反而要在本国内部使用武力,我看季孙氏的用心不在颛臾,而在国君宫室的萧墙内啊!”

后来,人们便用萧墙之祸这一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祸乱。在《后汉书》中就引用了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祸起萧墙”表示的是源自内部的矛盾而引起的祸乱,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尺布斗粟”、“同室操戈”等词语都可以表示内部的矛盾。

“尺布斗粟”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实际上这个词来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淮南衔山列传》中引用的一段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后人使用“尺布斗粟”来形容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还有一个词“同室操戈”也可表示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左传•昭公元年》,讲的是春秋郑徐吾犯之妹有美色,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而公孙楚已经纳聘,其兄公孙黑欲强夺,公孙楚“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后世便以“同室操戈”来比喻兄弟间的相残或泛指内部的斗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