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上世纪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伊斯兰世界各国的中下层群众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真正的社会基础。

社会中下层群众之所以热衷于伊斯兰复兴和伊斯兰主义,在于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年代又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令人沮丧的问题:政治上屈从于西方或东方大国,某些当政者贪污腐化、昏庸无能,军事上的连连失利,经济不振、失业、物价飞涨、贫困、西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的道德沦丧等等,而这一切正好是伊斯兰主义者斥责和抨击的目标。

在埃及,人口在战后(1947)为1900万,在1947-1976 年的30年间,人口猛增了200 %。1990年人口已达5470万,即在1976-1990 年的15年间,埃及人口又增长了140 %。在1990年度,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2365万,而不足35岁的青年人则有3130万。

正是这些青年人在伊斯兰复兴运动最活跃的70、80年代,构成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和积极参与者。

在伊朗,人口的骤增同样是伊斯兰复兴运动得到拥护的一个基本因素。1967年,伊朗人口约为2628万;1976年增至3350万;10年后增至4940万;1991年3 月,人口已达5850万。

这一增长数字无疑是伊朗确定年满15周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的根据。因为年青人的革命热诚和宗教热诚是伊朗宗教领袖所需要的;他们也是伊朗对内实行伊斯兰法治,对外输出革命的积极拥护者。

由于人口骤增,带来的社会问题不仅是解决人们的口粮问题,还包括交通、住房、求学、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在高出生率的同时,伊斯兰世界文盲数字居高不下。

80年代,埃及10岁以上的人口中56%为文盲;在摩洛哥的2100万人口中,有75%是文盲,其中50%人口又是21岁的青年人;在苏丹,文盲占80%;在孟加拉,文盲占74%;在伊朗,文盲占79.2%;又如在黑非洲的几内亚,文盲占75%;几内亚比绍占80%,吉布提的文盲,男子妇女分别占84%和91%。

在这些拥有文盲如此众多的国家里,人们无法接受教育、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的影响,在这些文盲或低文化层次的人们中也就很自然地居于主导地位。这部分人大多是社会的中层群众,其中又大多是青年人,他们很容易成为伊斯兰主义的追随者、支持者或同情者。

在60年代初,埃及有各种学位(博士、硕士、学士)的教授、医师、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才出国谋职业的,在人口输出国中仅居于第90位。可是1967年" 六五战争" 失败后,埃及有67%拥有各种学位的人才离开了本土;到了伊斯兰主义活跃时,大部分热衷于事业而不欢迎伊斯兰法治的知识阶层更是大批出走。

与埃及几乎相仿,在1948-1980 年间,移居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的阿拉伯人才共约200 万;此外,巴基斯坦也有大批专业人才在国外谋生。在专业人才和知识阶层流失后,国内的文盲和低文化水平者比例相对增大,这显然是有利于伊斯兰主义者活动的。伊斯兰世界的人才流失,反过来又使这些国家的总体文化素质下降。

伊斯兰世界各国的高出生率、人口剧增、文盲和低文化水平者在全国人口比例居高不下,大批专业人才的流失以及人口过于集中于城市,加上青年人大批失学失业、物价飞涨、生活贫困……,这一切都为伊斯兰复兴运动提供了活动舞台。

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伊斯兰世界继续流传,目前尚未有衰微之势,这和它以中下层群众,尤其是以青年为社会基础分不开。

(选自《世界当代宗教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