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起源于哪个朝代?古代避讳的三种方法

避讳起源于哪个朝代?古代避讳的三种方法

避讳大约产生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并且避讳的禁令逐渐严格起来。至清代,尤其雍乾之世,讳禁之严可谓登峰造极,直至民国才基本上废除这种讳禁。

古代避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避讳起源

第一种是改字

即凡遇到君主或尊者之名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例如秦始皇之父名子楚,改楚国为荆国。秦始皇名政,改“正月”为“端月”。以上例子属避君讳。

古人为了“尊祖敬宗”,要求对于已死的君主,七世以内者必须避讳;七世以上者,可以不避讳。只有宋代规定七世以上的君主名字仍须避讳。

此外,还有避家讳的如淮南王安之父名长,“长”改为“修”,《老子》“长短相形”,《淮南子•齐俗训》改为“短修相形”。司马迁的祖父名僖,“僖”改为“釐”。

第二种是空字

即将应避讳之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空围“口”,或直书“讳”字。例如《书•金滕》”惟尔无孙某”“某”指“发”,讳周武王之名。

《史记•文帝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某”指“启”,讳汉景帝之名。沈约修《宋书》把刘裕写作刘讳,或写作刘囗,这是为了避宋武帝之名。

镇压过隋末瓦岗军的王世充,在唐人撰《隋书》时,为避李世民讳,改“王世充”为“王充”,空“世”字。

第三种是缺笔

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这种为避讳而缺笔之法约起于唐初,盛行于宋代。

在宋刻古籍中,“缺笔”不少于“改字”。如宋高宗赵构绍兴八年版《世说新语》就用缺笔法避宋家帝王讳。遇“玄郎”、“弘殷”“敬”、“匡胤”、“恒”等字,皆缺末笔。

残宋本《旧唐书•音乐志四》中凡遇“敬”、“徴”,皆缺末笔,对唐太宗贞观年号之“贞”字,亦缺末笔。

古代避讳制度,曾对古籍造成相当的混乱,但倘能加以利用,反过来又有助于校劫及考古诸方面的研究。因此,对避讳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