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

1854年,英、美、法三国在上海扩大租界和把持海关后,为了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了修改《南京条约》等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侵犯广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次年,法国又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组成联军,于12月攻陷广州。

1858年5月,英国舰队向北进犯,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6月,清政府被迫分别与俄、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

与此同时,沙俄趁火打劫,用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中俄瑷珲条约》。1859年,英、法、美又借口换约,进攻大沽炮台,因受重创,狼狈退走。

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向大沽进攻,接连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派其弟恭亲王奕诉为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议和。10月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并批准《天津条约》。

沙俄又以“调停有功”为由,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了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

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又一次丧失了大量主权。经过这次战争,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