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刚直不阿的莱国公——寇准

大宋刚直不阿的莱国公——寇准

漫步于渭南左家村的乡野小路,约行1里许,一座封土高4米、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的孤墓便映入眼帘,墓前立有碑石一通,上题“宋寇莱公墓”。

一阵清风拂面而过,一曲清丽宛转的《江南春》不知从何处响起:“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州人未归。”

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垂柳,柔条飘飘。芳草萋萋不尽,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凋谢的杏花纷繁飞。情景交融,一派伤春之情愫。

如此细腻的笔触,柔情似水的感受,谁能料到竞出自以“刚直不阿”名留千古的莱国公寇准之手呢?

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后世之人都料想不到,天生正直倔强、敢诤朝堂、从容决策澶渊之战的寇莱公,内心竟是如此温柔多情。

寇准自幼聪明,善诗学,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而他的词则更加情意绵绵,反映的是他内心柔软的一面,其实他的性格是不为任何事或人而低头,用民间的俗语形容,便是“茅坑里的石头”

《宋史》多次提及寇准为人正派,如“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又有“准为相,守正嫉恶,小人日思所以倾之”。寇准死后,皇帝宋仁宗“赐谥曰忠愍”,可见他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本。

寇准历来以直谏闻之于世,《宋史》中曾讲述:“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当时寇准不过二十余岁,刚刚出仕,竟敢在皇帝发怒离开的时候,拉着皇帝的龙袍,让他重新坐下,一直到问题解决。此等若杀头之罪,然寇准丝毫不惧。王夫之不禁叹息:

“寇准起家文墨,始列侍从,而狂人一呼万岁,议者交弹,天子震动。”寇准的这种勇直足比得上前朝在唐太宗时期的谏臣魏徵。

昔者魏徵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在唐太宗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令唐太宗常对他怀有敬畏之心。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己准备妥当,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魏徵已经成了后世诤臣的最佳榜样,而自唐以后,能与他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寇准一人。所以宋太宗才深有感触地对臣子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