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五言诗、四言诗与七言诗

中国古代的五言诗、四言诗与七言诗

汉魏六朝间的诗,多半是五字一句的,故名五言讨,而建安(汉献帝年号)时代,五言诗的创作尤其丰富而优美(因《昭明文选》内多五言诗,人们便称之为“选体”)。

五言诗发生于汉,和乐府不无关系,如李延年《北方有佳人》,蔡邕之《饮马长城窟行》,蔡琰之《胡笳十八拍》,无名氏之《孔雀东南飞》,以及前述的《羽林郎》《陌上桑》等篇,大致都是五言。

五言诗虽不能确定创于何人,而起源于西汉,则无疑义。到东汉时,五言诗作家有班固,张衡,傅毅,徐淑、秦嘉夫妇,蔡琰(文姬)等。建安时代的主要作者是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其次为孔融、王粲、徐斡、陈琳、阮踽、应场、刘桢,号“建安七子”。

在这些作家中,天才卓越的是陈思王曹植,他的作品著名的有《美女篇》《七哀》《名都篇》《白马篇》《驱车篇》《弃妇》诸篇。其余二曹,所作亦佳。七子中诗的佳作不多,只有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最为世人称道。

建安时代的诗,除五言占主要部分外,也有四言(如曹操的《短歌行》)和七言(如曹丕的《燕歌行》)的。四言诗只是《诗经》形式的残余,七言诗则是一种新形式的创始(汉武帝建柏梁台落成,曾有七言诗的联句之作,号称柏梁体,但诗的内容不及魏文帝的好)。

建安时代的作风,渐渐由朴质而转向浮华,颇着重音节和词藻的美丽,已经开辟了六朝唯美主义的道路。直接继承建安风格的有阮籍(以《咏怀诗》著名)和嵇康,他们是所谓正始(魏主芳年号)文学的中心人物,同时又属于西晋的“竹林七贤”(七贤除阮、嵇外,还有山涛、向秀、刘伶、阮成、王戎,都是清谈派文士)。

西晋太康(武常年号)时期的诗人还有三张(张载、张亢、张协)、二陆(陆机、陆云)、二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恩,字太冲,以咏史诗著名,又作《三都赋》,费时十载)等。

他们虽然继承建安的传统,而风格已变,大都词旨浅薄,偏重对仗排偶的技巧。到南北朝时,风格更趋淫艳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