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水边沙外》是谁的代表词作?

《千秋岁•水边沙外》是谁的代表词作?

《千秋岁•水边沙外》是秦观的代表词作。元祜八年(1093年)七月,秦观还和苏轼的另一名得意弟子黄庭坚一起,同时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的九月,支持旧党的宣仁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开始重新任用新党之人,于是以苏轼为首的一批“党人”又相继被贬出京城,他们从“天堂”一下子掉到了地狱。

苏轼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被贬到广东的惠州。其他的苏门人物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黄庭坚先被贬到涪州、再到黔州……相比之下,秦观似乎运气还算好一点,先是出为杭州刺史,后又被贬处州,还算是浙江境内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政治上的严酷打击,家庭的无奈离散,精神上的持续折磨,让正当壮年的秦观对生活心灰意冷。多愁善感的秦观,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比他的老师、朋友都更加绝望、更加悲痛。秦观的“多情”,在积极的一方面表现为他对爱情的真诚和执着,在消极的一方面却表现为性格上的柔弱和敏感,因此在身处逆境时更容易被挫折所打倒。

按道理说,苏轼被贬的地方广东惠州比秦观贬谪到的地方要荒远偏僻得多,而且他还比秦观大十三岁,可是六十多岁、远在惠州的苏轼还能自得其乐地享受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潇洒;可秦观还在浙江处州的时候,就写下了这首满怀愁绪与失望的词,全词如下: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鸩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浙江的处州地处江南,气候和风景都很好,比苏轼所在的惠州、黄庭坚所在的黔州条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这首词一开篇也说明,秦观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冬寒褪尽,暖意融融的春天。“花影乱,莺声碎”也说明江南的春光确实是非常美好。如果是苏轼或者黄庭坚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下,说不定又会有一番畅游的豪兴,可是多愁善感的秦观在面对良辰美景时,却只是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

“忆昔西池会,鸩鹭同飞盖”,“西池”大概是京城开封西边的金明池,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是皇帝经常游览赐宴的地方,大约也是当年秦观和苏轼他们经常聚会的场所。“飞盖”是朝廷官员所乘的车子上的伞盖,官员们乘坐的车子的伞盖像“鸩鹭”飞翔时一样一行一行地络绎而来,那是多么得意、多么繁华的景象!

可是在秦观看来,这种得意、繁华已经永远地成为了过去,现在的他,“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再也没有豪兴和朋友们一起畅饮,而离别后的忧愁甚至让自己更加消瘦。

此时的词人,不由得发出了“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的悲叹。“日边”的“日”,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君王,“日边清梦断”则是暗示我们,这时候的秦观已经对仕途彻底失望了,报效国家与君王的理想彻底破灭了;而“镜里朱颜改”甚至还告诉我们,正当盛年的秦观,虽然还只有四十多岁,但他的心已经老了,老得不再对未来抱有任何的希望。那飘零的落花,“飞红万点”,多么像海水一样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悲哀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