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是谁的作品?

《悲愤诗》是谁的作品?

《悲愤诗》是蔡琰的代表作品。蔡琰,女,字文姬,陈留圉人,蔡琰的父亲,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

蔡琰最早嫁给了河东卫仲道,无奈仲道早亡,没有子嗣,蔡琰归母家中。汉末时局动乱,蔡琰为董卓部将所虏,嫁南匈奴左贤王,在匈奴居住了十二年,并且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曹操念在与其父亲蔡邕的交情,派使者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又将她嫁给了董祀。《悲愤诗》就是她嫁给董祀以后的作品。

蔡琰的《悲愤诗》一共有两首,一首是五言古体,另一首是楚辞体,两首诗在内容上大致相同,主要表现在汉末那个混乱的时代下,自己的悲惨经历。下面节选一段: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悲愤诗》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蔡琰在南匈奴时期的悲惨遭遇和回归汉朝时的痛苦。整段从“异”字统领,南匈奴和中原地区的不同之处由此展开,首先是人的不讲道理,然后是生活环境的恶劣。

接下来写汉朝派人到南匈奴,将她赎回汉朝,与在匈奴的两个儿子分离,蔡琰用很细致的笔墨,描写了分离的场面,情真意切,沉痛感人,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悲愤诗》在艺术手法上,很明显受到了汉乐府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