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出自哪个战役?

风声鹤唳出自哪个战役?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出自淝水之战,是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决定性战役。因战役主要发生在淮水支流淝水一带,故名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统一中原后,不顾群臣谏阻,于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八月,强征各族丁壮,率步骑兵八十七万大举南下,自恃“有众百万,资仗如山”,“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企图一举统一南北。

风声鹤唳

晋相谢安派遣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十月,前秦苻融率前锋二十五万进至淮颍地区,在洛涧(今安徽怀远境)与北府兵相拒。

苻坚遣所俘晋将朱序到晋营说降,朱序劝谢石乘秦军尚未集中,速战败其前锋。谢石采纳,十一月遣刘牢之率北府兵五千夜袭洛涧,击溃秦军前哨。

谢石遂率晋军抵达淝水东岸。苻坚见晋军阵容严整,遥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畏惧之意。

谢玄要求秦军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想乘晋军半渡之时加以截击,于是挥军稍退。由于兵士厌战,一退不可收拾。加上朱序在阵后大呼秦军已败,晋军趁机渡江猛攻,秦军大乱,自相践踏,死者蔽野。

秦军闻风声鹤唳,皆以为追兵且至,昼夜不敢停息。苻坚身中流矢,单骑逃至淮北,退回长安。这场战役之后,晋军乘胜收复河南地区,北方再度大分裂。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淝水之战进一步确定了早已存在的南北对峙的局面,东晋的胜利使南方避免了一场大的混乱和破坏,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