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学界一般将其分解为教育程度、收入情况、职业状况等具体指标进行研究。
在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群体健康长寿的影响方面,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健康正相关。有研究表明,人均gdp、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以及文盲率对中国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整体健康水平以及死亡风险有显著的、作用方向不同的影响。
还有,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条件越好的老人越健康,经济越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健康指数越高;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和老年健康呈现正向关联;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对我国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职业特征的影响不显著。
另外,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社交网络均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影响,社会经济地位通过食物获取、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和生活幸福感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社会经济条件等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是与老年健康长寿高度相关的影响因素。
童年社会经济状况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发现,不良的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儿童期的社会阶层和父母教育程度的认知)导致中老年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adl、心理相关疾病、组织器官发育及炎性反应等的风险增加。
有人则指出,童年社会经济状况与成年社会经济状况均对老年期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但童年社会经济状况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影响成年社会经济状况进而对老年健康水平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