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绛,别名继坤、圭年,因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武而改名炎武,字忠清、宁人,世称“亭林先生”,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

顾炎武是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音韵学家,是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主要作品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等。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顾炎武早年屡次科举失败,就放弃科举,研读历史和有关农业、水利、交通等内容的书籍文章,在历史、地理等方面十分博学,并开始写书。

清兵入关以后,顾炎武一直从事抗清活动,始终不在清朝做官。

一、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顾炎武在学术上提倡“经世致用”,认为做学问最终还是要能应用到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去,开启了一代朴实的学术风气,对清朝的学术和思想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被认为是清朝学术的始祖。

在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顾炎武提出使人民富足才是善于治理国家的做法,并对权力集中在君主手里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将权力归还天下人的思想,是民主思想的体现。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最早来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原文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意思是保护国家,不让国家灭亡,是君主和大臣这些统治者的事;保护天下,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有责任。

顾炎武将“国家”解释为一家一姓的朝代,国家灭亡只是改朝换代,而“天下”是黎民苍生共同生存的天下,如果天下灭亡就会道德丧失、民不聊生。这句话后来被梁启超发展成八字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