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楷书与行书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汉字中的楷书与行书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汉字的演变顺序大致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汉字中的楷书与行书的形成过程。

一、楷书

楷书

楷书的形体是从隶书、隶草演变而来的,从晋代的木简看,其字体和笔法,已经在隶草中渐次具备了楷书的雏形。楷书始于魏而盛于晋。

《吴衡阳郡太守葛府君碑》是用楷书写的,这是书法史上第一个用楷书书写的石碑,极有学术价值。它标志中国书法发展到魏,在形体上又起了一次大变动。

南北朝时期,文化有南北各自的风格特点,书法也分南北两派。南派的书法家代表为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僧智永等;北派的书法家代表为索靖、崔悦、卢谌等。

二、行书

行书

相传是后汉末年刘德舁所创,但他的书体并未见流传。唐张怀瑾《书断》上说:行书即正书(楷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这里说的行书在楷书之后。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对,行书是由隶书变来的,在楷书之前。

行书有真行(又叫行楷)和行草两种,行草是真行带草书合成。真行近于楷书,行草则近于草书。

行书没有一定的规则。写的工整一点就近于楷书,即行楷,写的放纵一些就接近草书,即称为行草。介于楷、草之间,极为实用,因它较楷书简便,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容易通行。

善于书法的人没有不工行书的,以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最为出名。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