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穷理是什么意思,是谁提出的?

格物穷理是什么意思,是谁提出的?

格物穷理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出自《答郑仲辩》。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格物穷理,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穷理:追寻事物的究竟,指穷究事物的原委、道理。

格物穷理是什么意思

“格物穷理”这个词语虽出自明代,但“格物穷理”的思想却是宋代朱熹提出的认识 “天理”的方法。

朱熹发展了“二程”的“天理”说,认为天地之间有“理”和“气”,理是万物的根本,是万物依据的法则,也就是世界的真理,而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

在“天理”说的基础上,朱熹认为要认识到天地万物的理,必须通过“格物”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研究。他认为人天生有灵明、有智慧,但没研究、认识到事物的理,人的知识和智慧就不完善,而想要得到知识,就必须研究具体事物的理,这就是“格物”。

“格物”可以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尽自己所能,努力地去研究每一件事物所蕴含的理,也就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进行不断地积累。

但是,仅仅努力积累是不够的,只能得到零碎的理,所以“格物”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在长时间地积累以后,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在不知不觉间醒悟、认识到天下所有事物的理,得到一个统一的、终极的理,这就是“穷理”。

朱熹的“格物穷理”还有道德上的目的,他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要么是天理消灭人欲,要么是人欲战胜天理,而“格物穷理”就是要消除人的欲望,不存在的。这就是“心外无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