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是怎样把权力逐步收归中央的

宋太祖是怎样把权力逐步收归中央的

宋太祖历经“陈桥兵变”一役,尽管已黄袍加身,但前朝“废置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军事政变,让他不得不担心河山再易的问题。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发生了。

“杯酒释兵权”的意义并不止于防止强将功臣造反,深层的意思还是收归军权,加强中央集权制。

宋太祖是怎样把权力逐步收归中央的

一位史家学者说,北宋不仅通过“杯酒释兵权”巧妙地解除了所有将领的兵权,更主要的是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由朝廷直接控制军队,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并通过不同行政机构的功能使之相互牵制。

宋太祖刚刚解除握有重权的禁军将领之军权,又取消禁军内的一些重要职位,设立了职位低微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禁军的“三衙分立”制度,并且规定三衙只有带兵权,没有发兵权。

而掌控国家军机、边防、戎马之政令的枢密院虽有发兵权,却无统兵权。这样互相牵制的结果是,把军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基本上消除了武人发动兵变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他还一步步地剥夺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从而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使唐末以来割据称霸一方,动不动就与中央抗衡的节度使,变成一种没有实际权力的荣誉虚衔。

与此同时,为了削弱地方兵力,他下令从地方厢兵中挑选精兵壮丁组成中央禁军,而地方虽无精兵,厢兵合则仍可制约禁军;立更戍法,把禁军派往外地,三年一轮换,造成了“兵无常帅,将不识兵”的局面。

这就形成了强干弱枝、内外上下相互制约的形式,成功地防止了宋王朝成为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

武将失势,必有另一势利抬头。“杯酒释兵权”后不久,促使赵匡胤夺兵权的谋臣赵普立即出任枢密使,名正言顺地掌握了朝廷实权,总揽军国大权,真正确立了一代文臣政治。王育济先生认为,古人说“杯酒释兵权”是宋朝“文盛武衰”的转机,乃文武两势变易的枢纽,颇有几分道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