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处理好读与摘、思、写的关系?

为何要处理好读与摘、思、写的关系?

读能了解人生,摘能积累语言,思能感悟生活,写能升华情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早就揭示了学与思的关系。

只读不思,再好的文章可能也只是惊鸿一瞥;思考了,将瞬间的感想、启示记录下来,就会在精神上更加豁然开朗。

处理好读与摘思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孩子在阅读中掌握作者抒发情感的技巧,摘记相关内容,以积累写作的素材和经验。

这既可以促进阅读的深化,又能为情感的释放做好准备。

首先,我们应有这样的认识,知识面的扩展与融会贯通、写作技巧的领悟和灵活使用,是写作能力提升的保证。

然后,在阅读时应有意识去摘记那些有价值的文段语句,通过文字与作者对话,深入思考并感悟作品的内容、语言、结构、情感等,领略意境美、布局美、中心美、情感美等。

当然,读和写都离不开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根本,思考与阅读、写作如影随形。孩子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不管是以读促写,还是以写促读,其本质都是以思促学。

思考可以唤起孩子阅读的热情,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使他们拥有更开放的思维空间,从而实现整体素养的发展与完善。

因此,读、摘、思、写中,思是核心,也是重点,家长如果能够引导孩子积极地思考,孩子阅读的质量必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可是,孩子阅读的书籍再多,思考的问题再多,如果没有及时借助语言文字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有效体现,更没办法判断阅读素养是否有所提升。

孩子在写作中思考人生,不仅能加深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获得更多启发,还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

也许第一次读一部作品不能了解其中的意味,但是随着感悟能力的提高,有一天会突然就有了感触,再行之于文,这也是阅读带来的惊喜。

阅读、摘记、思考、写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