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亭投赵的原因和长平之战的爆发

冯亭投赵的原因和长平之战的爆发

公元前264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占了韩国南阳地区,韩国的上党郡已经成为了秦国的囊中之物。韩国看到秦国已经切断了上党郡和新郑的联系,就决定把上党郡送给秦国。

韩国上党的守卫者是冯亭,他对时局有着很清晰也很现实的认识。他知道自己正面临着三种选择,要么率领为数不多的韩国军队积极抵抗,与上党郡共存亡;要么联合赵国或者直接投降赵国,与之一起抵抗秦国;要么向秦国投降,将上党之地献出。

比较之下,似乎第二种选择是上策。当时天下只有赵国有实力能够和秦国抗衡,若与赵国在上党共同构筑高深的城池,也许能够抵抗秦军的攻击。

冯亭不等韩王同意,直接派遣使者拿着上党郡的地图,到了赵国都城邯郸。使者一见到赵孝成王,便迫不及待地说道:“秦国正在猛烈地攻击韩国;眼看着上党就要成为秦国的土地。然而韩国的军民都不愿意在秦国的压迫下苟延残喘,而是愿意沐浴在赵国强盛的光辉下。整个上党郡有城邑十七座,韩国愿意将之全部献给大王!”

赵孝成王听闻此事,不禁大喜过望,竟然有如此“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有了上党,赵国从此进可以攻击秦国,退可以扼住三晋之地的咽喉,说不定最后夺取天下的会是赵国。

正在这时候,赵孝成王的叔父平阳君赵豹来了,赵孝成王急忙与他商量。赵豹认为冯亭此举是要驱狼搏虎、祸水东引,进而借用赵国的兵力抵抗强大的秦兵。他的真正目的不是向赵国靠拢,而是借赵国之力保卫韩国。赵孝成王转头找来平原君赵胜,看他能不能够给自己一些更加有见识的建议。

赵胜自然明白赵孝成王的心思,他知道,其实赵孝成王早就做好了接收上党的准备,他现在需要的是一批支持自己的人和一个出兵的理由。赵胜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既然劝不动,索性就顺水推舟,于是,赵国决定就此出兵占了上党。

此次带兵之人就是支持出兵的平原君赵胜,赵孝成王命他率军五万,前往上党收地。赵胜来到上党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冯亭传达赵孝成王的旨意,将其封为华陵君,给他食邑三万户。

早在平原君赵胜抵达上党前,秦国强大的情报组织就将韩国冯亭投降赵国的消息报知了秦王。

秦王命左庶长王龅率三十万秦军攻打上党,上党郡守冯亭苦撑了两个月,期间秦军一直没有放松对上党的猛烈攻击。

平原君赵胜到了上党也只是有名无实,并没有带来多少兵力,如果双方交战便胜负立判,所以他只能到等待援军的到来,只可惜,赵军援兵迟迟未至。

冯亭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二十几万上党的残兵败将和逃荒的百姓,一起逃往赵国。直到这时候,赵将廉颇才带着二十万兵来援上党,然而为时已晚,冯亭和廉颇在长平会师时,廉颇才得知上党已经失守。

赵国众位将领商议决定,在长平筑垒坚守,与秦军对峙。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终于爆发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