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启发孩子表达个人在阅读中的体会与思考?

如何启发孩子表达个人在阅读中的体会与思考?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有体验、有思考,应该具有积极表达出来的意识与能力。

但是,不少孩子不爱表达,不会表达。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寻找有效策略启发孩子表达个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体会与思考。

孩子表达个人在阅读中的体会与思考

一、 要提高孩子对于表达的认识,激发孩子表达的兴趣

很多孩子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不是没有体会和思考,而是没有认识到需要把这种体会和思考表达出来,没有认识到在与人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及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给孩子讲明分享与交流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孩子树立主动表达的意识。

二、 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给予肯定和赞扬

一般来讲,孩子不愿意主动参与交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忽略的是心理方面的因素。不少孩子在长辈面前、在社交场合有一定的压力,怕表达错误而让自己难堪。

这种情况往往使他们羞而止步,甚至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于是干脆不出声。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只要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与思考,就及时给予鼓励,然后就他们表达的情况,因势利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完善他们的表达技巧。

三、 要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在一本书面前,教师、家长、孩子都是平等的阅读者。教师、家长因阅历丰富而具有多样的阅读视角,但即便如此,也不该凌驾于孩子的阅读之上。

要想让孩子表达个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体会与思考,长辈们就应尽量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有意识地营造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并适时地设计一些能激发孩子表达的活动,这样孩子就能自觉、轻松地表达,乐于表达,渐而养成乐于表达的习惯。

四、 要加强引导和点拨

如果教师和家长引导得好,关键处点拨得准确,孩子在表达时就会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和错误。家长可以参与孩子的表达活动中,适时提问,与孩子展开讨论。

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和家长可以分几个层次进行发问,由浅入深,让孩子“跳一跳,摘到桃”,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分享交流的积极性也就随之高涨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介绍的几种做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只依赖其中的一种做法是不够的。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阅读与表达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做法,以达到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目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