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哪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哪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出处是《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范仲淹在文中用多个四字短句,从不同时节、气候描写了洞庭湖的胜状,气象壮观,感情激昂。

先天下之忧而忧

最后一段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由景及情,由古及今,点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主旨,更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超情怀,使得全文在内容与情感上都得到了升华。

庆历四年,滕子京贬谪巴陵,庆历六年,范仲淹亦被贬出京。范仲淹在此间应滕子京之请,而作此文,有着劝勉友人,兼劝慰自己的意思。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辞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是难得的美文。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成为流传甚广的名句。

范仲淹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名话也不是偶然的,这与他的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就是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质,可以说是范仲淹一生作人的行为准则,对今天的人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