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是谁的思想观点?

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是谁的思想观点?

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没有发现人的天性与后天努力培养德行的区别,提出了“人之性恶”。

性恶论认为人性天生是恶的,人的善是来源于后天的影响而非先天就有的,“恶”是天生的“性”,而“善”是通过教化习得的“伪”。性恶论是荀子关于人性和道德的著名观点。

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的、原始质朴的性质就是人性,也就是他所说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而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人性表现为“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温暖,累了就想休息”等欲望,认为人生来会有对利益的欲望、对声色享乐的欲望等等,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混乱和暴力。因此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并说明人的“善”是如何形成的。荀子认为“其善者伪也”,“伪”指人为,也就是说“善”并不是先天自然的人性,而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长期的教育、学习而形成的道德品质。

因此,荀子强调教化,强调人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人“恶”的天性。认为通过长久的道德实践,就可以实现仁义道德而达到“善”。

荀子还认为没有恶的天性,后天人为的努力也就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后天的修身养性,那么人性就不能变得美好。这就将“善”与“恶”,将“性”与“伪”相互区分而又联系起来。

“性恶论”有着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基础,并警醒人们要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注重培养美德,使天生的“恶”改而向“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