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包含了哪些思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包含了哪些思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过的内容,时常去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是以学习为乐,常被用来教育人要乐于学习和复习旧知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现在也常被中国人用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欢迎;“人不知而不愠”则体现了“仁”的内涵,所以被孔子视为是君子的表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用这三句话,讲明了自己对待学习、对待朋友和不熟悉自己的人的态度。

孔子十分强调在学习之后进行温习,他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温习以前的知识,从而领悟到新的知识和道理,就可以去当老师了。可见时常复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在孔子的学习观念中是十分重要的。

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其中就有“传不习乎”,反省自己是否复习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就是孔子“学而时习之”的体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对于“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还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又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都讲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担心自己是不是有能力。

别人不了解自己,对自己而言并没有损失,但是自己是否了解别人,关系到自己所交往的人是不是值得交往,了解他人能帮助自己接近贤良的人而远离小人、坏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只要自己有足够的、真正的能力和实力,就不用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所以对自己而言重要的是要充实、提高自己,了解身边的人。

热门文章